我相信我做得到! 文╱賓靜蓀


台北饒河夜市,一位流浪漢在翻找垃圾桶。
一位路過的媽媽對身旁念國小的兒子說:「你看,要認真念書,不然就會變成那樣。」
另一位工程師爸爸則對三歲多的兒子說:「世界上有很多這樣過得不好的人,你長大有能力以後,要去幫助這樣的人。」
你,會如何反應?

同樣場景發生在加拿大一個寒冷的冬天。五歲女孩漢娜(Hanna Taylor)看到後感同身受,「為什麼?」是她第一個悲傷的想法。「如果每個人都分享自己所有,就可以『醫好』無家可歸的人,」是她提出的行動。八歲時,她在爸媽協助下,成立非營利組織「小瓢蟲基金會」(Ladybug Foundation),號召全加拿大小孩來關心、幫助流浪街頭的小孩和大人。漢娜教小朋友 DIY 小瓢蟲存錢筒、義賣小瓢蟲餅乾。她親自到各學校、社區、甚至向「大老闆」演講,至今募集超過一百萬美元。
九歲德國男孩菲利斯(Felix Finkbeiner)二○○七年為準備有關全球暖化的功課時,上網蒐集資料,了解到汽車、工廠、發電廠排放出二氧化碳,造成冰河融解、海平面上升。他又讀到肯亞一位女士號召大家種樹,發起「綠帶運動」,三十年內在非洲各國種了三千萬棵樹,並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洲女性。
很受激勵的菲利斯以「北極熊的末日」對班上同學做簡報。呼籲:「我們小孩也可以在地球上的每個國家種下一百萬棵樹。」兩個月後,他們在學校裡種下第一棵樹。菲利斯和同學的種樹行動,很快獲得德國其他學校的響應。他架設「為地球種樹」(Plant for the Planet)網站,號召全世界小孩在自己的學校、社區舉辦種樹派對,並且設立「氣候學苑」,訓練更多有能力向大家分享環境議題的青少年。今天,德國小孩已經共同達成種下一百萬棵樹的目標,「為地球種樹」也擴展成為一個全球青少年的永續環保運動。「小孩必須同心協力,因為,能改變未來的時機,只有現在……」菲利斯說。
普通小孩+微小的動機=做大事的小孩
全世界,都有小孩做「大事」的例子。這些孩子都不是天縱英明、出身優渥或從小被刻意栽培。根據研究,一開始他們多是「普通的孩子」,從一個很微小的動機和行動出發。
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威廉戴蒙(William Damon)長期研究青少年發展,透過大型調查、多次深入訪談二十位從小「做大事」的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、師長後發現,他們的日常生活、家庭教養,都很普通且低調。但「因為擁有特別清楚的目的,他們在完成過程中成為非常主動的學習者,表現出驚人的正向能量,並且較同齡孩子務實,」戴蒙在他近年重要著作《邁向目的之路》中表示。
他發現,能做大事的小孩,都能清楚回答下列問題:「為什麼你正在做你現在所做的?」「為什麼這件事跟你有關?」「為什麼它們很重要?」戴蒙認為,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,就是目的,是一種終極的關懷,是一個穩定而全面的企圖,「想完成某件對自己有意義、並能為世界帶來重大影響的事情。」
這麼做,孩子也能成「大事」
「普通」的孩子,有一個「微小」的動機。這不就是我們身邊的小孩嗎?那為什麼有的孩子做成「大事」,多數沒有呢?
一、從呵護「發現的時刻」開始
想「做出改變」非一蹴即成,也絕非父母或其他大人能代為設定。戴蒙在研究中歸納出幾個重要關鍵,這些孩子都經歷「發現的時刻」,發現某件事似乎不對勁,需要修正或改進。
今年大四的萊恩(Ryan Hreljac)在小一 時聽到 老師說,非洲小孩因為缺乏足夠的乾淨飲用水而死亡時,他就開始想存錢去興建飲用水井。他花了四個月在家裡做額外家事,存下七十美元,卻發現一口完整的井需要兩千美元。於是他做更多家事,並且開始去演講,向親朋好友、及其他兒童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募款。萊恩六年級時,和家人創辦的「萊恩的井基金會」(Ryan’s Well Foundation),已經在全世界十四個國家挖了三一九口飲用水井,有近五十萬人因為基金會和相關人士的支持努力,獲得更乾淨的飲用水。
更重要的是這些小孩的父母,在這些時刻,並沒有急著告訴孩子:「先把書讀好!」或是「你還小,不懂!」相反的,這些孩子的公益行動,都獲得父母的支持和鼓勵,讓他們有「我做得到」的自信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有禮行遍天下 文/方芳蘭 臺北市潭美國小校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