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變動中 家長要當孩子穩定的力量 聯合報╱社論


面對明年就要上路的十二年國教,政策細節至今尚未敲定;是不是要緩辦,或者分階段進行,江揆仍在最後考量;家長的焦慮,可想而知。未來新制上路後的三到五年間,在缺乏完整方案之下,將不免仍是「邊走邊整隊」的紛擾狀態。

然而,家長們除了焦慮之外,其實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與策略:在變動不安中,家長應當成為孩子們穩定的力量。在十二年國教「多元發展、適性揚才」的大方向上,與孩子一起調整心態與步伐,把目光由升學細節轉回到孩子的人生發展上,親子共同討論興趣與潛能、未來生涯方向,庶幾不枉十二年國教多元養才的改革美意。
國教首波衝擊的親子,被形容為「聯考世代」的父母面對「會考世代」的孩子;不同價值觀下成長的兩代,共同面對升學制度的變革。家長首先要調整的就是「獨尊學科」的考試至上觀念,不要以為孩子只要把書念好,上了好高中、再考上好大學,人生就此一片坦途。這樣狹隘的成就概念,已經綁架台灣教育數十年,讓青春變色的升學壓力及教育畸形發展,許多來自這個觀念包袱。
所以,家長首先要學會放下對考試與成績的執念。近來不少家長焦慮的根源,都是出自所謂的「名校症候群」;與其說是搞不清十二年國教的內涵,不如說是更擔心自己的孩子擠不進好學校。正因如此,傳統名校的特招與免試比率、超額比序、會考分級多寡與抽籤問題,才會喧賓奪主地成為十二年國教的焦點。
家長切記:最要緊的仍是回歸教育的本質: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求知的動機,讓孩子成為完整的個體,有適應社會的基礎能力,學會選擇,也學會負責。如此一來,面對十二年國教的過渡期,便不致茫然無措。在確保基本能力上,當教學鬆綁,升學不再採計在學成績,活化教學之下也不再有那麼多強迫學習,家長與教師才能從容地引導孩子,重建自主學習的動機。
如本報「十二年國教關鍵時刻」系列報導所提醒:「學習鬆綁,會是一整個世代的競爭力提升,還是學力陷落?」雖然,以往的應試教學讓國中生的「拚命努力」不等於「競爭力」,當綁在教科書上的時間一旦釋放,我們的青少年會選擇看電視、打電動,或是發展學科之外的能力?大人又該如何引導?這將是十二年國教上路後,親師教養的另一大挑戰。
新的十二年國教,是要積極地造就不同的孩子成為不同的公民。除了上台大、哈佛的馬英九之外,精彩的社會也需要有沒上過名校的郭台銘、嚴長壽,以及更多的吳寶春、吳季剛;不同特長、專才的人,都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發光的位置與機會。
於是,「適性輔導」是國中教育除「活化教學」之外的另一支柱。輔導、教育雖非父母的專業,父母卻是最了解孩子的人。尤其在華人的家庭觀念之下,父母的意見仍相當程度地左右了子女生涯的選擇。因此,配合國中教育現場即將展開的「適性輔導」,選擇上高中或高職,家長也必須更新思維,不宜用舊世界的認知,框限住孩子對未來人生的想像。
例如,成人對職業常有孰高孰低的刻板印象分級,輕易說出「功課不好,就去念個高職,學個技術」、「博士幹嘛去做蛋糕、賣雞排」,彷彿學習技術是無路可走的最後選擇,當不得人生第一志願;功課好的孩子就得一路選擇學術,否則就是浪費。殊不知,這正是「萬般皆下品、唯有讀書高」的古舊思維,也正是目前台灣缺乏多元人才的禍根之一。
當有一天,醫師和麵包師得到一樣多的尊重,博士也可以賣雞排、做蛋糕,那麼台灣社會才算是真正多元發展,達人天賦得到真自由。這正是推動十二年國教的終極目的。在往目標邁進的路上,不論過程如何波折,家長終究是陪伴孩子積極面對成長發展的最重要力量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有禮行遍天下 文/方芳蘭 臺北市潭美國小校長